吴语概述
一、吴语分布
吴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上海、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以及福建北部小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9000万。
二、吴语源流
如今讲吴语的地区在春秋时期是吴国和越国的领地,当时这些诸侯国的主体民族为百越人(属侗台语族),并不讲汉语。吴国被越国吞并,语言并没有发生变化。上古时期在中国南方只有楚国讲华夏语的一种——楚语。越国后来为楚国所灭,吴地被列为三楚之一的“东楚”内。楚人给吴越地区带来了华夏语基础,原始吴语也应该是从楚语分化出来的。
楚国吞并吴地始于公元前249年(有多种说法,这里选最晚的一种),至西晋永嘉之乱洛阳陷落的310年,也有560年的时间,东楚方言与古吴越语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有地方特色的汉语江东方言。江东方言在六朝时称为“吴语”,但性质跟今天的吴语不同,它是吴语、江淮话、闽语等的共同祖语。江淮话据推测是吴语官话化而形成的,而闽语则保留了更多的六朝“吴语”的特色。另,日语中的汉字“吴音”即来自江东方言。
当闽语与吴语“分家”时,吴语才算真正形成。吴语和闽语“分道扬镳”应该是在南朝以后,吴语形成的时间下限应该至少不晚于唐朝。很多证据表明唐宋时期已经形成了与今天一样的闽语和吴语分布格局。到宋代时,吴语不但已巩固,并且已经形成了今天南北各片的基本状况。
三、吴语现状
近代由于战乱,吴语人口锐减。新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人员流动频繁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吴语不断从学校教育和公共场合撤退,在家庭的传承也是危机重重,吴语呈现不断衰落的局面,青少年使用吴语的情况不容乐观。可以说,吴语已经是濒危语言(方言)。
四、关于标准吴语
标准吴语采用北部吴语综合音系,采用与综合音系最接近的台州吴语的语法框架,吸收全吴各地有吴语特色的词汇和语法构建而成。
关于标准音的讨论请参考“标准吴语”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